News

点击选择栏目

2020.03.30

美是必须的! | 湖北设计师帮扶计划(四)

从为了生存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人类便从未停止设计。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是设计的历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设计师们越来越多思考东方与西方、艺术与科学、传统与当下与未来的关系和碰撞。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探索从未停止。




谢星晨:设计师究竟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什么?


梁建国:这次疫情折射出地球生病了。第一,心态很重要,把自己的工作、学习处理好,把自己、家人保护好,多理解包容。第二,根据自身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你即将毕业,或可选择生态、健康领域。这次疫情,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作环境,空调设计,空气循环等方面,都在给予启示。



谢星晨:不将自己仅仅定义为设计师,用这样的思维去做设计会更有意义吗?


梁建国: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要了解人,了解社会学,就会发现人的需求不是设计一个造型就能概括的,而是与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地域文化息息相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也是一样的,好的建筑是那片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去自然中感受当地的材料、人文、气候,这对设计大有裨益。



谢星晨:如何做好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两者间的平衡?


梁建国:我提出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是2006年,当时艺术与生活还比较脱节,国家开始提倡精装房,不做毛坯房,我与业内专家共同创办中国陈设专业委员会,协助国家用艺术的手法构建家庭和生活。


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但再好的艺术必须和生活有关联。纯艺术家也要放下架子,直面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生活之中有艺术,才会更精彩。我们做环境艺术,不是简单的造型或者风格,如果有艺术的修养,生活的体验,就会不一样。


当然,不管什么风格,什么主义,怎么创作,美是必须的。美是共通的,不同的是人文。这需要艺术修养,设计不错的人都喜欢研究艺术,艺术修养是美感的组成部分。我比你大那么多,仍然在提高艺术修养,正在把东方主义和西方一些美好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找寻新的美感点。


今年我开始提“科学与艺术”,人类发展到今天,科技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生活的改变可以说几乎是颠覆性的。未来一定是科技时代,用科技的手段做设计,去创造一个未来。



谢星晨:很多学生毕业后去了小型的家装公司,以后发展会不会很困难?


梁建国:家装公司虽小,但是一个平台。前期需要用至少两三年的时间一边工作锻炼,一边系统性地学习,关键是目标和计划明确清晰。


设计这一行挺辛苦,但是很快乐。





张鹏:在创作中,如何保持源源不断地灵感?


琚宾:一是阅读,从书本中学习到的内容是第一要素。二是行走,亲身所见很重要。


关于阅读的内容,每个阶段都不太一样。最近我在看高居翰撰写关于中国绘画的一套书,他与巫鸿对于中国绘画艺术史的研究都比较有代表性。彼得·卒姆托的《建筑氛围》是之前看过现在又拿出来再看看。《建构文化研究》是一本专业书,里面每位建筑师的思考和建构系统对我和团队都有影响。一方面是西方建筑学体系下的思考,另一方面是中国文化体系下的思考。


关于中国绘画系列书籍/高居翰


《建筑氛围》/彼得·卒姆托

《建构文化研究》/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关于行走,我倾向在东方旅行中,看与庭院有关的内容;在西方旅行中,看当代建筑。



张鹏:您的设计逻辑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


琚宾:设计这件事是非常讲究逻辑的,要不停地问“为什么”。在我们的设计中,没有纯感性的设计,都必须通过逻辑、方法、策略去执行,让它有含金量。


我们强调因功用而起,通过建构,指向美学。比如墙上出现一个壁灯是要把那一片照亮,而不是为了造型,墙面与壁灯结合得是否好看,取决于设计师的审美。当设计师一直追问为什么,直到项目中每个地方都问完时,设计的答卷自然就呈现了。



张鹏:一个好的设计作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琚宾:有四个维度缺一不可:

第一,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与在地性的关系。

第四,是否重塑更好的生活方式?



张鹏:如何将传统的元素取其精华融入到当代的设计中?


琚宾:有两点我比较关注,一是游园与尺度。唯有园林可将中国文化的绘画、诗词、书法与空间关联起来。文学叙事性空间的描述,即是尺度变幻与心理情绪的连接,也可转化为想象力与图像交织处理的过程,最终指向一种包含旧有记忆的新记忆。


二是气韵与氛围。气韵是中国绘画的词语。空间中看不见的气韵是设计追问的本质所在,气所呈现的美以及韵所表达的质,需要物理化建构的结果去依附。设计师最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气韵。氛围是相对西方的词语。在一种动态的可平衡的有机秩序中,去探索设计的未知边界,并懂得直觉性地捕捉与它关联的灵感。继而通过逻辑的思维,从精神转换成想象的实体,得出形式、落于载体,回问意义、营建氛围,使其飘离至最初的平衡当中。



张鹏:哪些设计师您比较喜欢?对您影响比较深的人有哪些?


琚宾:勒·柯布西耶曾说他首先是一位艺术家、作家,而不仅仅是建筑师,他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设计与艺术、文学的紧密关联。密斯·凡·德·罗、路易斯·康、彼得·卒姆托、路易斯·巴拉干都是我非常喜欢的设计师。


巫鸿和高居翰写的关于绘画的书,角度和视野对我也很有启发,他们能把绘画中东方性很好地解读给我们,为我的思考提供了养分;童寯写的关于园林的书,对我也很有启发。


湖北设计师张鹏的记录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相关资讯

出发!把设计的善意播撒在曲潭村

2024.02.20

助力计划丨翻开《大运河2050》,领略运河文化

2024.01.26

创基金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获96.89分

2024.01.13

中国设计教育的助力者——创基金入选《中国社会创新蓝皮书(2023)》

2023.12.22

创基金第三届第四次理事会顺利召开

2023.12.12

笑声与善意:治愈心灵的良药

2023.11.08

助力计划丨支持前沿设计创新奖,开拓设计与创新教育的最前沿

2023.09.28

祝贺创基金荣登2022年度深圳慈善捐赠榜

2023.09.26

创想实践营丨让设计不再停留于纸上

2023.08.18

创想实践营丨我们从“心”出发啦

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