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点击选择栏目

2022.05.18

助力计划|《重访包豪斯:青年学者随笔选》出炉

项目进展


创基金资助的包豪斯研究教育出版计划,于今年3月出版了《重访包豪斯:青年学者随笔选》。该书中,学者们采用随笔的方式,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研究与公共教育项目的成果,文笔轻松、可读性与带入性强,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在创基金的资助下,从2015年开始展开了5年研究计划与公共教育项目推广,每年选派青年学者在德国、美国对包豪斯遗产进行重访,实地考察包豪斯留下的历史现场,并对其所勾连的知识线索进行探寻与深入理解。


图片

《重访包豪斯:青年学者随笔选》©️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


前 言 (一)杭  间   在包豪斯研究的现场 


2014年冬天,我在北京开会,创基金的两位理事林学明、琚宾,约我在朝内小街的“东来顺”见面,那天刮很大的风,寒冷无比,我如约赶去,掀开门帘推开门,热腾腾的涮羊肉香味扑面而来,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两位理事含笑与我说明新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设计公益基金会——创基金,打算为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做点事,我听了又惊又喜,感到温暖无比。也因此,这一刻美好的记忆长留在我心中。


同年11月,林学明先生、琚宾先生专程前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考察包豪斯及欧洲现代设计系统收藏,并正式告知我,创基金已决定长期支持包豪斯研究院的研究和公共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工作。


我想说明一下创基金的支持对学校包豪斯研究的意义。作为省属重点高校,又身列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校,中国美院不缺科研经费,但众所周知,体制内对经费管理异常严格,有很多实际上很有意义的学术活动,无法列支,例如我很久以前就想开展的研究生公共教育海外访学计划,时间安排好说,但涉及海外学校接受,住宿、注册费、保险费等等,还有国际旅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读研究生的同学多为贫寒子弟,上述费用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这些费用,学校无论是研究经费还是研究生助学计划,都无法开支。我常常回想老一辈老师对我们说过的痛心之恨——大学教授给学生上了一辈子西方美术史课,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临近退休之年才有机会去欧洲各大博物馆,亲眼目睹那些他讲了无数遍的经典名作,艺术史是感性体会的产物,不亲灸原作,看图说话,无疑是隔靴搔痒。也因此,我对民间基金的支持充满期待,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得到创基金的支持,既是及时雨,又能将我原来久有的设想变为现实,我终于可以在同学们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游历国外,面对原作开展研究和思考。


2015年开始,在创基金的支持下,包豪斯研究院的学术研究、出版和公共教育海外访学计划,顺利开展。尤其是海外访学计划,考虑专业、男女、年龄、学历搭配,每年派出硕、博士4名左右,一共进行了三年。要感谢德绍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Anhalt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的吕克曼教授(Rudolf Lückmann)和他的夫人陆以理女士,作为曾任副校长的吕教授和国际交流部门的主管陆老师,他们对中国的友好,以及对中国开展包豪斯及现代设计研究的大力支持,令人难忘,陆老师细心安排他们在德国的学习注册和住宿、保险等日常必须,吕教授安排他们有关文化遗产研究课程,作为与德绍包豪斯共用一栋历史建筑的安哈特应用技术大学,是德国一所著名的应用类综合大学,距今已有140年历史,也是被中国教育部承认的第一批德国高等院校,其建筑设计专业在德国专业排行榜常年位于第一。该校因为教学楼就在著名的包豪斯学校建筑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遗产地位,也因此他们与包豪斯基金会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我们与基金会沟通不能顺利时,我常常通过他们两位去帮助我们协调解决。


当然要感谢德绍包豪斯基金会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若干年前,我们与他们签订了合作协议,除了合作开展研究,共同编辑《包豪斯研究年刊》以外,还开展纪念包豪斯百年的“迁徙的包豪斯”巡展计划,同时,也就公共教育项目,研究生访学所需要的在地帮助达成合作意向,基金会副主席雷吉娜女士(Regina Bittner)既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素养良好的管理者,她对中国研究生的关照,使同学们得以在现场与德国专家一起交流,观摩他们的展陈、收藏、研究和策展。


包豪斯学校的遗存和作品分散在德国魏玛、德绍和柏林三地,同学们万里迢迢,奔波于三个城市之间,同时,包豪斯人的创作又辐射于德国各地甚至整个欧洲,短短的数月时间,他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兴趣行走于欧洲各地,串联起浮想联翩的研究重点,同学们年轻,各种国际经验不足,多亏公共教育部的同事们担负起日常的联络和管理工作,促成他们顺利成行,安全归来。我想,对他们一生而言,这短短的数月,都是一段难得的经历。


也因此,我嘱咐他们将这段时间的随笔整理出来,也列入创基金支持的出版计划,以希望通过他们的现场叙述,能与中国年轻的研究同行们一起分享。


感谢创基金。


写于杭州 2022年1月3日。



前 言(二)陈耀光


诞生于1919年的包豪斯学院距今已经101年了,虽然仅仅存在了14年(1919-1933),但是它的存在对未来的设计与生活的发展的影响是源远流长的。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现代设计参与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艺术设计、工业造型和城市环境等各个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受到“包豪斯”的影响。包豪斯也以先锋思想聚集地和现代设计的起源成为一种精神高地,并且影响了整个世界。


包豪斯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强调使用新的物质材料、新技术以及由功能来决定的现代抽象形式;强调艺术家之间的协作和打破艺术家与匠师之间的壁垒。同时,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培养的一大批世界各地的杰出设计师把现代设计在20世纪初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们创基金,是中国第一家由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室内设计师于2014年自发成立的公益基金会。一直以”设计向善,共创未来“为愿景使命,以“资助设计教育,推动学术研究;帮扶设计人才,激励创新拓展;支持业界交流,传承中华文化“为宗旨,关注和助力中国设计教育和设计行业发展。


1987年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首届环艺系。2015年起,创基金携手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让我很有幸地能够成为创基金理事代表参加由中国美术学院杭间院长负责的“包豪斯教育出版计划”项目。2016年,我又应邀参加了“包豪斯与现代设计研修班”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学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包豪斯的艺术影响,深深地感受到当今和未来我们的生活与包豪斯教学体系的脉络关系。2018年,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盛大开馆之际,创基金的名字被永久篆刻在博物馆大楼入口处的捐赠者名录中。这是对我们创基金资助的认可,这也是我们基金会一份特别难得的荣誉呈现。


过去的五年,创基金与中国美术学院这样有学术高度、有社会责任的机构,彼此成就,共同推动设计发展。推动“包豪斯”这个现代设计源头的再发现与更新,促进中国现当代设计教育与实践发展,以期为推进中国现当代设计教育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基金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拓宽大家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认知边界。助力中国设计教育发展,让设计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支持“包豪斯教育出版计划”,支持未来中国设计发展,希望能够积极影响未来中国人的生活。


2021年2月3日 · 杭州·立春


图片

3.1.jpg

3.2.jpg

《重访包豪斯:青年学者随笔选》©️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4.jpg

- END -



包豪斯研究教育出版计划

创基金从2015年起持续支持包豪斯研究教育出版计划,为包豪斯中德合作交流工作坊提供资助。此项计划主要内容包含与德国德绍包豪斯基金会合作举办开放工作坊、启动新包豪斯剧场项目,出版包豪斯研究年刊,将设计研究与出版、工作坊相结合,推动“包豪斯”这个现代设计源头的再发现与更新,以此促进中国现当代设计教育与实践的发展,为其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jpg

“设计教育助力计划”,聚焦设计教育,通过征集、资助围绕设计教育开展的研究、探索及创新的公益项目,助力设计教育领域的变革和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推动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相关资讯

出发!把设计的善意播撒在曲潭村

2024.02.20

助力计划丨翻开《大运河2050》,领略运河文化

2024.01.26

创基金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获96.89分

2024.01.13

中国设计教育的助力者——创基金入选《中国社会创新蓝皮书(2023)》

2023.12.22

创基金第三届第四次理事会顺利召开

2023.12.12

笑声与善意:治愈心灵的良药

2023.11.08

助力计划丨支持前沿设计创新奖,开拓设计与创新教育的最前沿

2023.09.28

祝贺创基金荣登2022年度深圳慈善捐赠榜

2023.09.26

创想实践营丨让设计不再停留于纸上

2023.08.18

创想实践营丨我们从“心”出发啦

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