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2024.09.12

当儿童参与社区设计的时候,他们会经历什么?(下)

创基金logo透明底.png
1.png

在2024年的暑假期间,已招募19位本地社区的青少年(小学及初中)参与到蛇口社区Citywalk路线设计当中。在四天八节课程中19位儿童参与者分组共同完成4条蛇口走读路线设计,分别为「海上之旅」「四海榕树」「最美海岸线」「从鱼到渔」。


课程回顾续自上篇,本篇为下篇,从全程经历活动的参与者及观察者的成人视角,分享4条路线的设计思路,浅浅分享走读蛇口项目组所看到的「当儿童参与社区设计的时候,他们会经历什么?」。关于8个有所感触的片段请留意上篇。


2.jpg


01

海上之旅

3.jpg



5.jpg
6.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就是来玩的

设计历程:

该小组的成员有跨境学童、上学在蛇口居住并不在蛇口,多数对蛇口并不了解,常去的地点以海上世界为主。在“认识(蛇口)社区”的环节中,他们敏锐地发现哪怕曾经去过海上世界,但以观光和消费为主的经历中,对这个地方的了解很少,极为可惜。因此,从自身的需求和经历出发,他们提出“能不能做一条让游客在热门的旅游景点(海上世界)打卡时,也能更了解这片土地(蛇口)的路线?”


在设计路线过程中,他们选择明华轮、女娲补天雕像、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滨海公园作为路线中途径的导赏点。


正是因为有切身的经历为基础,这个小组在设计者的角度之外,更能代入游客的视角和体验,在实地检验路线过程中,他们会留意穿插路上的摊贩销售内容,提议参与者适时购买果汁饮品补充水分;询问体验者是否需要拍照“服务”;体验结束后将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注意防晒、带好遮阳伞、穿运动鞋、带足够的水”等,贴心地整理记录。


有了前期“快速正确完成任务”的基础,做好路线的设计和内容的准备,当进入到实景导赏环节,同学们有了更多的空间和精力去关注“人”的体验感,以及现场的互动;也让参与者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到他们在细微之处的用心。



02

从鱼到渔

7.jpg
8.jpg
9.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全员都是人

设计历程:

该小组的成员大多数曾经参与过蛇口海洋馆和南水村史馆的“小小讲解员”的志愿者项目。当有机会实践如何“设计路线”的时候,他们选择了既保守又有突破的方向——“围绕蛇口海洋馆和南水村史馆做路线串联”。


起初,他们就提出“从鱼到渔”的主题,按探索路径来说,先从海洋馆到村史馆,从了解海洋生物到了解渔村文化,比较直白。而让人惊喜的是,随着对路线体验内容的深入探讨,他们意识到,他们可以做得更多,于是提出变更主题为“从渔到鱼”,希望以讲述渔村历史文化为起点,引导游客思考保护海洋生态和生物多样的重要性。


遗憾的是,后来因为村史馆的开放时间和活动安排不重合,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将路线主题重新定位为“从鱼到渔”,并将目的地之一改为“蛇口菜市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地方,让游客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社区的日常。


面对熟悉的内容,当遇到意料之外的状况时,虽然也会有点小失落,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所困,而是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机遇,展现出了出色的适应能力和积极态度。更宝贵的地方在于,哪怕面临外界条件的变化,他们都能继续将自己树立的设计理念——“保护海洋和生物多样性”贯彻在路线导赏中,作为分享的核心,坚定地传达。



03

 四海榕树

11.jpg
12.jpg
13.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金三角行动

设计历程:

该小组的成员年纪都偏小,他们的观察角度更加的细腻和具体。在规划范围和路线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达成共识,希望为组员们都喜欢的“四海公园”做导赏设计。


为什么路线取名为“四海榕树”?首先,他们觉得四海公园的榕树很美;其次,他们刚开始的规划路线是以中间为主线,大家可以自由地分岔到公园的各个角落进行探索,这种路线的形态就像“榕树”的生长姿态一样,特别有意思。


在实际的路线设计中,这群小小设计师们特别注重五感的体验,比如通过观察植物寻找公园的斑斓色彩,通过安静聆听来感受风的轻语和鸟儿的歌声,通过触摸来体验大树的肌理,通过嗅觉来寻找公园中最迷人的花香...


这组的设计在整体中显得格外独特,会有高龄段的同学在体验后提出反馈“介绍知识太少了”“感觉没学到什么”,然而,参与体验的成人却纷纷感叹“收获很多”,“很难得有机会安静下来,从更细微的角度感受四海公园的美好”。


有了不同的反馈声音,这个小组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他们将这些声音视为进步的阶梯,准备在接下来的设计优化中更好地平衡知识性和体验性,让参与者都能体会和发现四海公园的自然魅力。



04

 最美海岸之旅

16.jpg
17.jpg
18.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小组:4+2

设计历程:

该小组由 4位初中生和 2 位小学生组成,4 位高年级的同学之前知道袁庚先生,但并不了解。因此,在小组商量的时候,他们提出以“寻找袁庚先生”为主题,串联体验的路线和内容。


后来初步经历查找资料、物色导赏地点、规划讲解内容等环节后,大家发现在课程期间完成这个主题的难度比较大;同时出于对袁庚先生的深深敬意,他们希望能够在准备更充分的时候再来和参与者好好地介绍。


因此,经过小组综合考量和讨论后,他们决定把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在海边跑步、游玩、看风景)与“走近袁庚先生”相结合:设计的路线从加油站出发,观赏玫瑰园夕阳、海边灯塔、袁庚肖像,最后以袁庚生平馆作为终点。


从对一个心中尊敬、看似遥远的人物和他的生平事迹的赞叹,一步步深入追溯再回归,回到日常——如何在美好的生活中,真实地懂得感恩、珍惜和传承。这条“最美海岸之旅”路线不仅能欣赏蛇口美丽的风景,还能让我们看到蛇口生活、生活在蛇口的人之美。


走读蛇口·青少年参与式发展社区 City walk



是“益创荟·2023”南山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由深圳市南山区民政局指导,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简称“蛇基会”)主办,得到社会企业「踏实 TAS」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实践支持。


在蛇基会和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简称“创基金”)的支持下,成立「走读蛇口微基金」,持续开展「走读蛇口」的设计课程,推动参与式城市文旅公共服务设计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指导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民政局

合作单位: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工作协会

主办方: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

支持方:踏实 TAS




 初审 | 蔡诗琪

 复审 | 凌靖琳

 终审 | 秦丹枫


- END -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相关资讯

    创想实践营丨无障碍设计在城市肌理中生长

    2025.04.15

    2024年报丨设计向善,生生不息

    2025.04.14

    创基金获2024中基透明指数FTI 98分

    2025.03.22

    石材研学丨研途石光

    2025.03.20

    【石材研学DAY3】溯源·石的前世与新生

    2025.03.17

    【石材研学DAY2】对话·设计教育与产业未来

    2025.03.16

    【石材研学DAY1】探寻·石材多样性与工艺创造力

    2025.03.15

    石材研学丨团队整装待发,石在有趣~ ​

    2025.03.13

    专项基金丨带着命题,研学之旅即将启程!

    2025.03.11

    脑力风暴丨创基金化身创意实验室!

    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