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基金“设计教育助力计划”(以下简称“助力计划”)支持的“交叉设计研究国际工作坊”项目,由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与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联合开设,聚焦青年学者与高校教师群体,以“食物设计”为创新载体,依托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学术平台,整合全球科技与设计前沿资源,探索设计学科的跨界可能性。工作坊以“从通感到感通”为核心理念,引导青年学者立足全球视野,回应可持续社会议题,并通过产学研协同机制,推动设计研究向产业实践转化,构建多感官体验、文化再生、科技艺术融合的创新生态,为人类饮食文化注入人文关怀与未来想象力。
“助力计划”致力于在设计学科的前沿领域播种变革力量,此次支持“食物设计”主题工作坊,源于该领域作为交叉学科的典型代表,天然融合了文化传承、材料科学、感官体验与可持续议题。“助力计划”通过支持这一领域的前沿探索,助推设计从单一功能导向转向系统性社会创新,拓展学科边界的同时,重塑设计教育驱动社会变革的实践路径。
茶脉新生:从传统茶事基因到当代表达的设计转译
Decoding Tea : From Tradition to Innovation
授课老师

[荷兰] Marije Vogelzang
Marije是一位先锋设计师、演讲者和作家,长期专注于食物设计领域。自1999年学生时代起,她便开始探索食物与设计的关系,并于2000年毕业于埃因霍温设计学院。2004至2011年间,她在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经营两家实验性餐厅,同时进行设计实践,进一步深化其研究。
Marije的作品曾亮相东京都美术馆、纽约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等全球展览。她常在国际舞台上演讲,探讨食物、创造力与人类体验的交集,其发人深省的演讲启发观众重新思考饮食传统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她曾在埃因霍温设计学院领导“Food Non Food”系长达八年,以专业视野培养新一代设计师。此外,Marije著有《舔一舔:挑战我们体验食物的方式》(Lick It: Challenge the Way We Experience Food),通过感官探索鼓励读者重塑与食物的关系。
凭借对食物设计领域的创新贡献,她荣获国际食品荣誉奖(International Food Honorary Award),以表彰其25年的开创性工作。目前,Marije担任卡塞尔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工坊时间|线上课程 2025年5月31日、6月14日线下课程 2025年9月6日—9月8日
工坊地点|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3楼公共教育教室
招募对象|致力于交叉设计研究的博士(含在读)、博士后,青年教师、科研人员,相关专业爱好人士
招募人数|20人以内
活动性质|公益
工坊关键词|食物设计、交叉设计、仪式设计、多感官设计、体验设计
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形式再现,而是一次文化语法的再编码:在传承与再造之间,激活传统的深层逻辑,使之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感知路径与审美张力。
线上环节
· 介绍食物设计与设计思维在饮食体验中的应用可能性·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创造新仪式、体验与表达,聚焦文化、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关联
· 分享从设计研究到实体项目的实践步骤
线下环节
· 一对一项目指导与反馈,包括概念开发、同伴互评及实体工作坊
· 共同打造富有意义的创新茶体验
流程安排
5月31日(线上)6月14日(线上)
9月06日(线下)
9月07日(线下)
需额外安排线上终评时间,确保作品完善
报名须知
咨询电话 | 18641269339
总策划 | 张春艳
项目策划 | 刘一蓝
专业指导 | 胡 方
策划执行 | 魏梓伦 宋山山 王申 郑一凡 钟声 金瑞华 何媚
主办单位 | 中国美术学院包豪斯研究院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儿童美育研究院
协办单位 | 中荷作用基金会 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教育基金会
中国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公益支持 | 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
编辑丨蔡诗琪
校对丨凌靖琳
审核丨秦丹枫

设计教育助力计划
聚焦设计教育,通过征集、资助围绕设计教育开展的研究、探索及创新的公益项目,助力设计教育领域的变革和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推动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