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日前已圆满落幕,经公众网络投票,由创基金资助的项目“大运河2050”成功入选本届设计周优秀项目之“最具人气”奖。
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已圆满落幕,共有420余个项目参与此次设计周活动。为形成具有可持续的成果经验,设计周委会组织开展了“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最喜爱项目评选”活动。经公众网络投票,本届设计周共评选出115个优秀项目,涵盖“建筑·改造、公益·民生、美学·生活、创新产品、国际文化交流、时尚设计、文创园区、手工艺、市集、科技、品牌、装置、设计与历史、工作坊”等十几个主题,分为“最具人气”、“最具创意”、“最时尚”三种类别。以下为您推出“大运河2050”项目内容回顾:
“最具人气”项目
10月25日晚,“大运河2050文化驿站设计展”在北京751时尚设计广场成功开幕。此展是大运河2050研究的起始部分,以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本科生与研究生为主体,通过对沿运河典型城市的深入研究,设计了9 处大运河“文化驿站”,以探讨大运河城市文化发展的未来。其中课题包括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古代运河重镇张家湾振兴的新途径;以沧州为例探讨运河如何激活没有特点的现代主义城市空间;通过对徐州申遗失败的案例研究探讨工业港口如何植入社区活动与产业转型;三堡船闸作为运河终点对整条大运河以及城市的作用与意义等等。
13位参展人通过各自不同的视角与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运河沿岸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将古代驿站的交通枢纽概念转化为当今的文化交流概念,尝试以9处新驿站激活大运河的文化活力,将未来的大运河塑造成贯通南北的文化走廊。
欧洲建筑教育协会主席Karl Otto Ellefsen教授,丹麦文化中心主席Eric Messerschmidt先生、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建筑学院Dean Simpson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程启明等建筑学院师生,著名建筑师张清华、庄雅典、吴钢、吴文一、程大鹏等百余人应邀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先生致开幕词,对本展览作了简要介绍,开幕式之后同学们向嘉宾介绍了研究成果,展览获得嘉宾的好评。
展览场地位于B10楼二层,同学们在工作室老师的指导下一周内将原本破旧的厂房改头换面,让破旧厂房获得新生。
本次设计展针对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统运河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文化空间介入后工业化城镇的新途径等话题,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点带面、辐射全线”的方式展开研究与设计。具体方式上,十三位艺术家沿运河由北到南选取9个重要文化节点,设计九处“文化驿站”,试图将古老驿站的交通中转概念转变为现代的文化交流概念,将未来的大运河塑造成贯通南北的文化走廊。
通州 • 张家湾运河文化中心 • 谢林轩
天津 • 迷你社区 • 祝婕
沧州 • 城市码头 • 刘雨晨
济宁 • 城市起搏器 • 孟丹
徐州 • 万寨港文化中心 • 苏小芮
淮安 • 河下传统手工体验馆 • 赵俊豪
扬州 • 水 经 筑 水工博物馆 • 金戈
苏州 • 运河文化活动中心 • 柯嘉薇
杭州 • 三保船闸及附属人工岛改造 • 张国梁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