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点击选择栏目

2024.01.26

助力计划丨翻开《大运河2050》,领略运河文化

创基金logo彩色底.jpg
1.png

日前,“大运河2050”项目在创基金的资助下圆满收官。该项目从2015年开始对大运河进行了系统性调查与研究,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带领,紧扣城乡发展主题,将田野考察、实地调研、课程教学和成果展览等方式有机融合,让同学们直面社会问题、细致观察、深入思考、构建对策。以具体而真实的社会问题作为教学课题,推动了生态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设计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与实践的发展,为多元的发展方式增添优秀样本。

2.png

《大运河2050》


前 言

向上滑动阅览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使古老的大运河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他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 “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方向。


大运河沿线有17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存在过大量会馆、商铺、仓库、名人故居、书院、清真寺等建筑。如今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建设面临巨大挑战,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先行的粗犷式发展模式,已经使历史城镇所保存的文化遗产所剩不多,有的已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作为“流动的文化”,大运河遗产应该在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上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如何重新挖掘、保护、活化大运河遗产的文化价值,创新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方法,重塑一条文化长廊,成为我们工作室希望开展大运河研究计划的出发点。工作室导师组商议,从2014年新学年开始,以 “大运河2050”为题,进行工作室日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教学组织。大运河南北绵延上千公里,既有时间上的历史延续,又有空间上的地域关联,让同学们在这个线性文化空间的不同点位上进行创作,可以在一种相互关照的文脉关系下,发挥各自创新创意能力,并形成有机的整体设计研究成果。题目缀以205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而是希望这个集师生共同努力的设计研究应该具有前瞻性,是面向未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制定了三年的研究计划,希望从运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传统运河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介入后工业化城镇的新途径等课题方向,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点带面、辐射全线”的方式展开大运河研究和相关设计创作。最终的设计研究成果立足于三个层面的目标:一是将设计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探索以研究为导向的设计方法;二是追求课题研究的社会价值,希望能为运河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三是在城市与建筑学本体研究方面,探讨大运河对城市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影响和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呈现。


2014一2015学年,我们首先组织了沿京杭大运河几个主要城市的集体考察,希望在课题开始阶段,给同学们建立起对大运河整体形象的认知。我们选择了济宁、徐州、扬州、杭州四个城市作为调研重点。这四个城市的运河文化属性特色鲜明,比如济宁市是历史上的运河之都,曾为运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南北运河最高点;徐州是今天依然保持高效利用的大运河第一港,是大运河申遗唯一没有项目被列入名录的运河城市,在过去煤炭运输集散功能逐渐退出之后,城市转型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扬州是历史上最早开凿运河的城市,也是联合申遗办公室和申遗成功后大运河管理联合办公室所在地;杭州是最早提出申遗,并在工业遗产保护更新,运河文化挖掘最深、利用最广的城市。四个典型城市集体考察后,同学们还分赴通州、天津、沧州、淮安、苏州等各自选择的地区进行城市观察、课题调研和项目选址。在对大运河进行大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考察基础上,九位同学在大运河南北沿线的九个城市,选址设计完成了九个文化建筑:织补城乡关系的“张家湾运河文化中心”,依托运河及周边城市文化建筑打造的 “迷你社区MINI-BLOCK”,激活码头文化的 “城市码头”市民空间,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和景观化建筑激活城市活力的 “城市起搏器”,运煤码头功能更新的 “万寨港文化中心”,挖掘保护展示造船传统工艺的 “河下镇传统手工艺体验馆”,以互动体验为科普教育手段的 “水·经·筑一一扬州水工博物馆",兼具服务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 “苏州运河文化中心”,还有结合运河水工设施拓展当代城市功能的 “MATRX-三堡船闸人工岛改造”,每一个设计,都是同学们根据当地自然和历史环境条件,提出的具有地域特点的运河文化建筑,构成了在南北近1800公里运河沿线上的 “运河文化驿站”。


2015一2016学年,我们集体考察了大运河山东段。一同考察的除了第四工作室师生,还有来自台湾交通大学的师生队伍,此行考察重点围绕着运河山东段历史、运河现状、运河遗址保护、运河旅游产业和运河乡土文化展开。沿运河南下,师生们考察了临清市、聊城市(东昌府古城、四河头、刘道之村)、阳谷县(七级镇、张秋镇)、汶上县南旺镇、济宁市区、曲阜市以及微山县南阳古镇等城镇。途中探访了运河古河道、运河水利工程遗址、因运河而兴废的古村古镇、与运河相关的重要建筑、各地博物馆等,在观摩千年运河景物和聆听运河故事的同时,亲身感受和体验运河从古到今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和带来的城乡巨大变化。这一年的设计教学,我们先请同学们在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山东段的问题,比如在微山湖的调研中,发现湖区村落分散、交通不便、文化服务不足,如何发挥运河作用,以可移动的文化设施,服务周边需求,从而,有了 “微山湖上的嘉年华”的课题设计。课题要求同学们以运河上行驶的标准驳船为原型,将其改造设计为不同文化功能的水上移动建筑,为散居的村民提供文化服务。在 “创意创业”课程讲授知识的理论支撑下,八位同学根据自身兴趣,以及对大运河相关问题的分析挖掘,找到不同的事业发展主题,移动剧场、水上影院、鸟类观察、水上浴所、水上酒肆、水上茶室、社会服务、水上青旅等八个不同功能的移动建筑形成一个 “水上文化综合体",如同嘉年华会一般在大运河上移动穿梭,停靠于散布的湖区古镇和村落,为运河沿线乡镇和村落提供日常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乡村精神文化生活。


先后两次赴山东调研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第四工作室和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共同围绕运河文化的激活与再生开展了联合设计教学,基地均选址于山东段运河沿线。第四工作室的十位同学在东昌府区运河沿线各自挑选一个地块,分别设计1万平方米左右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定性为文化建筑或公共建筑。探究运河在古城与新城间如何起到脐带般的作用,如何用文化建筑和公共建筑重新激活运河沿线,从而为整个城市注入活力,使运河焕发新的生机,赋予运河新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2016春季大运河工作室的同学们通过八个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案生动演示了 “重启京杭大运河的四种历史观点”。这一年的教学,不仅是一次运河文化更进一步的研究之旅,也是一次难得的两岸师生思想交流与碰撞的教学实践经历。


2016—2017学年,我们把考察和调研的范围集中在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一通州区建设的大时代发展背景下,工作室师生们走访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召开通州运河发展座谈会,从城市副中心区位发展和城乡规划分析入手,对副中心城市历史和自然地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特别是对大运河通州段的历史文化、物质遗存做了详细的梳理分析,对于沿线的村镇历史和产业发展进行了了解,并做了相应的驻村测绘。通过调研、访谈和现场走访踏勘,对大运河与通州城的历史关系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对大运河在副中心城乡建设中的当代价值有了清晰的认识。


围绕大运河在当今城乡建设中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再利用和再发展,基于对大运河线性空间纽带作用的再认识,结合通州北运河局部恢复通航的城乡建设规划目标,同学们尝试以一系列具有创意的码头设计,来串接运河沿线的城镇与乡村。在通州城市副中心规划的运河节点中,第四工作室九位同学通过调研分析,自行选择特点突出的节点基地:运河文化广场、运河森林公园,以及运河沿线的张湾镇村、甘棠村、西里泗村、沙古堆村、苏庄村、杨堤村、延芳淀湿地为基地位置,开始思考在满足码头功能的同时,通过植入和叠加合适的文化和其他功能,更好地为周边地区提供文化服务和亲水的使用空间,优化场地固有的水域与周边城乡关系,并联系水陆交通系统。毕业设计成果产生一系列内涵各异的文化建筑,如葡萄农场、生态花卉、精神粮仓、码头服务、传统文化体验、民俗文化展示、樱桃采摘、湿地自然教育、码头文化等文化综合体,丰富的功能业态,结合地域环境的体量形态,积极回应了运河复航的现实需求,形成线性的运河文化带,恢复了以运河为纽带的城乡关系结构,发挥运河文化建筑在织补修复城乡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回顾三年的教学、研究与创作的过程,我们深感 “大运河2050”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还是清晰明确的,以调研为基础的研究在同学们的创作实践过程中起到了非常有效的引导和支撑作用,使得最后的成果没有流于学生作业常见的虚幻概念堆砌,而是面向社会实际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进行解决,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设计思维正在同学们的创作过程中形成和显现,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和当代语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炼和提升,希望这样的毕业设计教学能为同学们走向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学术素养和能力基础。


经过三年由点入面、由表及里累积起来的建筑学视角的大运河文化研究和实践探索,构成了今天得以与读者见面的研究创作成果文本汇集,希望读者能从看似分散的课题成果集合中,窥探到我们工作室师生团队,在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下,在大运河文化系统研究中的一点小小的贡献,如果还能给予当今运河城市的文化建设一些参考价值的话,那我们将倍感欣慰。


本次 “大运河2050"的课题研究要特别感谢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正是得益于 “创基金”的公益支持,使我们的研究和创作不仅停留在校园内、课堂中,而是能够深入到运河沿线主要城镇展开深入调研,实地感受和体验千百年来留存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使得教学和研究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针对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为未来做出畅想和描绘。



教学回顾

向上滑动阅览

这些年来,工作室的毕业设计课题希望紧扣城乡社会发展的主题,将即将毕业的同学们的视野逐渐从关注形式与表达转换到关注问题的发现与对策的寻找,毕业前最后一次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满足于最后疯狂的惬意,直面城乡社会问题、细致观察、深入思考、建构对策、解决问题相比于唯形式的追求、唯概念的堆砌、唯炫幻的表达,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同学来说也许更有价值。


工作室前几年的毕业设计选题例如 “新·旧·事物”以城中村和旧工业区内的更新改造为目标,城乡边缘的万峰林文化小镇的集群设计,都围绕着快速城市化引发的各方面问题展开毕业环节教学,作为指导教师,希望通过特定问题的设定,引导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运河2050”课题的设定,针对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今城乡发展中重新发挥作用的问题。虽然大运河的衰落在原有功能层面已无法避免,但是其文化价值在今天甚至是未来将日益显现,我们以大运河作为毕业设计教学主要研究对象,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在城乡建设和建筑创作中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方法层面,与以往工作室毕业课题设置一样,大运河三年课题的选择,也是希望提供给同学们的课题,既可以独立展开研究和创作,又是在一个相关性的地域空间或文化概念中展开的课题,这样可以保证同学们在创作和研究过程中的相互碰撞、相互比较以激发更多创新可能性,把他们个人对大运河的未来与城乡发展结合起来思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处乡村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大运河在这些场域都需要有自己的呈现价值。我们希望同学们的创作,能够以运河文化复兴为共同背景和线索,以关联性的小项目、小问题构建出对整个运河系统的更大的文化思考。因为有创基金的支持,这三年的毕业设计教学得以强化了前期社会调查、现场调研的工作方法,通过各种调研研究方法,获得对大运河系统客观的信息与数据,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建立问题意识,避免专业学习成果脱离实际的 “假、大、空”,或不知问题所在的 “无病呻吟”、“无的放矢”。调研要求学生面对具体的人群、具体的事件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体验人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把握事件的缘起与脉络,了解现实社会的真实状况。由此,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不会局限于狭隘的专业范畴,而会加入对人、对社会、对环境的实际认识和思考。掌握了调研的方法,就掌握了进一步提高研究能力的有力武器,充分的前期调查研究可以促发灵感的涌现,是构思创作重要的思想资源。


有了扎实而全面的田野考察和实地调研基础,同学们从一开始思考设计问题时,就具备了较好的有关于大运河历史文化的整体认识,对于他们要开展研究设计的场地与其城乡关系有了更理性的把握,在设计选题内容上就有了较充足的逻辑依据和现实意义,避免了一些凭空畅想式的虚妄命题的出现。从大运河全线到山东段,再到通州段,调研由广度到深度展开,前一次调研成为后一次的调研基础,前一次的设计研究成果也成为后面设计创作的新起点。


“大运河2050”三年的教学,我们非常重视各种类型的教学讲评,根据课程的进度计划,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对学生学习过程成果或者是最后成果进行了不断的互动评议。我们邀请了对大运河有研究的十多位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参加了不同阶段的教学讲评,部分专家在调研阶段,就与我们师生同行,在调研行程过程中,也会在晚上的时间,组织师生就调研中的问题展开交流和讲评。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设计构思的陈述,锻炼表达和思维能力,学生不仅作为陈述者同时又是其他同学的评述者时,角色的转换可以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促进学生能够面对问题时进行复杂而深入的思考。教师作为耐心细致的倾听者和组织者,及时对有价值的观点以引导和肯定,帮助学生对其作品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他同学也可以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到教师的想法和建议,学生的构思视角也可以拓宽他们的想象,这是单向思维输出很难达到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成果汇编成果里,我们把学生的设计思考和外请专家老师的点评都收录进来,希望较全面地展示教学的互动过程,也更加全面地呈现同学们的创作思想和状态。


展览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也是我们三年来特别注重的教学方法。课程成果参加社会公共性展览,使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接受检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反馈意见,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和创作热情。三年来的教学研究成果先后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北京设计周展等各种中外重要展览,在同样是运河之城的威尼斯展示来自中国大运河的研究思考,是一次难得的跨文化交流机会,开阔了师生的研究和创作视野。通过展览交流,接收外界反馈,由此改进并完善我们的教学,是这次教学安排的一个重要收获。


工作室的教学一直以来强调协同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模拟实践环境的教学方法建构。通过长期的协同工作,改变自我封闭、各自为政的创作陋习,形成互相关注、包容、启发与激励的工作习惯和态度,这样的课题设定和工作方法虽然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协调时间和创作难度,但是合作能力的培养是作为合格建筑师必备的素质,如果他们将来选择走职业建筑师之路的话,就不能偏执于特立独行的艺术家的理想与品性,学会在理想与现实、坚持与妥协之间寻找平衡。


回顾三年来的教学经历,我要特别感谢合作导师史洋老师的默契配合,他总能有各种非常好的想法,来不断促使教学呈现出新面貌,总能在同学们显现疲惫时,调动起他们重新投入的热情,总是忙前忙后做着大量协调工作,使得整个 “大运河2050”的教学能够顺畅执行并最终圆满完成;感谢陈凌、车飞、吴文一、温宗勇、庄雅典、庄熙平、曾成德、柯卫、陶磊、周宇舫、韩涛等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次参加调趼、讲评和答辩等教学活动,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感谢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禅宫总策展人、威尼斯建筑学院院长Marino Folin教授和意大利雅伦格文化基金会的李家豪先生、孙鹏女士,在他们的帮助下,“大运河2050文化驿站”的成果得以在威尼斯双年展 “共享·再生”平行展中展出;感谢国家文物局世遗处黄晓帆、扬州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姜师立等大运河相关文化管理部门的同志们,给我们的运河调研工作以大力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为整个课题的开展提供的宝贵的公益支持。


最后,要感谢所有参加这三年教学的第四工作室的同学们,所有的精彩呈现,都是因为你们的努力付出,希望这段时间,是你们值得回忆的一段人生经历。













《大运河2050》




























6.png


“设计教育助力计划”,聚焦设计教育,通过征集、资助围绕设计教育开展的研究、探索及创新的公益项目,助力设计教育领域的变革和生态系统的改善,以推动中国设计行业的发展。

大运河2050

创基金从2015年起持续支持“大运河2050”项目,此项目主要内容包含对大运河进行系统调研与研究,设计与研究成果出版及社会公共性展览。该项目以极具社会价值的课题研究,推动生态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设计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促进中国当代设计教育与实践发展。




- END -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相关资讯

出发!把设计的善意播撒在曲潭村

2024.02.20

创基金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获96.89分

2024.01.13

中国设计教育的助力者——创基金入选《中国社会创新蓝皮书(2023)》

2023.12.22

创基金第三届第四次理事会顺利召开

2023.12.12

笑声与善意:治愈心灵的良药

2023.11.08

助力计划丨支持前沿设计创新奖,开拓设计与创新教育的最前沿

2023.09.28

祝贺创基金荣登2022年度深圳慈善捐赠榜

2023.09.26

创想实践营丨让设计不再停留于纸上

2023.08.18

创想实践营丨我们从“心”出发啦

2023.07.08

创想实践营入库2023年首批鹏城慈善项目库

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