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杭州为原点的材料考察团队,3年多时间里,辗转全国31个省,深入自然村落,走访传统工坊,采集了6000多份手工艺材料,形成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这是一次普查性的基础整理,更是用材料搭建手工艺人与设计师的合作平台,带动传统手工艺的转型升级。
张雷
From余杭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
Q
作为一个设计师,你为什么选择以传统手工艺材料为切入点来展开你的设计事业?
张雷:
当设计师绞尽脑汁地创新一件事情、一个物品的时候,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你为什么要创新?你的创新怎么来的?说实话,这两个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假设市场需要你创新,你应该如何去执行?你打算重新设计一部手机,一台车,这些都必须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那是西方的基础?还是中方的基础?
所以当时我去了米兰进修设计专业,一年后,我恍然大悟。意大利人如何去做设计的?我将米兰比喻成一面镜子,我会问自己,设计是什么?我们国人非常崇拜的设计作品,细细斟酌,都有“根”。所以创新有个前提条件,就是“根”,否则就是缥缈的。
我们的身份是“翻译者”,将中国祖先的“根”翻译起来。
品物流行于2004年成立,经历了5年的迷茫期,我们一直不断在尝试。到2009年,我们团队开始做一件事情——解构油纸伞,做了纸椅“飘”。2012年,作品参加米兰设计周,得到了米兰设计界的认可,并在米兰三年展博物馆陈列展示。
纸椅“飘”
获米兰设计周SaloneSatellite Design Report Award
全场唯一大奖
如果纸伞可以变成椅子,自然它也可以变化出很多东西,那么其他手工艺一样可以。
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开始研究其他东西。我们做了一张图,把杭州油纸伞的主要材料进行分解,然后让我们自己的设计师和受邀的设计师共同去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你会发现,每一个手工艺都可以被分解出来。
我们开始研究和解构手工艺的传统材料,分5年,每年一种传统手工艺材料,竹、丝、土、铜、纸,在米兰、巴黎发布,到了第三年,已经发现了很多手工艺材料。当时我们就邀请了三四十个设计师,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公布给更多设计师,如果这么做,我们就应该做一个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就叫“融设计图书馆”。
一路畅通,我们得到了杭州市和余杭区政府的支持,融设计图书馆2015年在杭州成立了,也是一个非盈利组织。这一年,也就是材料研究的第四年,材料在融图书馆发布。
成立了以后,我们发现,以我们的力量要采集全国传统材料,难度非常大,虽然我们这个团队很拼了。幸运的是,2016年初,杭间老师的引荐让我们遇到了创基金,我们的项目很顺利得到了创基金的资助。
2016-2019年,我们完成了第一轮普查。现在关于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材料,融设计图书馆里基本上都有了。
融设计图书馆
Q
通过三年多的普查,一共收集了多少份传统手工艺材料?
张雷:
我们研究团队3年间走过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400多个工坊收集了6000多份材料(最新数据),形成了竹、木、皮、纸、漆器、金属、陶瓷、纺织物、陶瓷、土等10个大类的传统材料分类体系。
Q
据了解,线上传统材料数据库也在同步做,进展怎么样了?
张雷:
是的,我们和专业团队合作,做一个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电子数据库,还没有对外。这个数据库改了三年,还不是很理想。里面涉及到很多手工艺人隐私的问题,我们需要签保密协议,法律和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风险,而且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很庞大,所以正在慢慢推动。明年9月份,希望能做数据库的发布。
Q
你们把这个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图书馆取名为融设计图书馆,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
张雷:
融,是融化与融解。将传统手工艺融化解构成很多单个元素,材料、工艺等等,再融解到当代设计中去。
举个例子,糖丢在水里,你喝进去是甜的,但是你看不到糖融解的过程。中国传统手工艺就是这么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就像我们展示的榫卯工艺,榫卯的燕尾榫的原理是什么?方法又是什么?是否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
Q
你们对于融设计图书馆的定位和终极使命是什么?
张雷:
非常清晰,从来没有变过。“融”就是通过解剖的思维,我们去研究中国传统手工艺,再去解剖各种材料,然后去推动各个领域的设计师运用祖先留下的这些知识,进行再生设计。这是融化和融解的过程。
语言,是人们想象力的边界,也是文化想象力的边界。这个时代,一定要有一群设计师创造营养,不能所有人都是吸取营养。中国文化有更多的自我传承,有更多更高的附加值,而不是卖塑料、买钢铁。
所以,我们对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融化解构,鼓励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的设计师将其融解到当代设计中去,最终使命是推动全球设计师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材料的应用,从而推动中国当代设计语言的诞生。
Q
以“融”为载体,去完成你们赋予的愿景和使命。具体是通过什么活动去完成,去推动?
张雷:
先说融化,我们需要做研究这一块。做完传统手工艺材料研究,我们会做传统色彩和肌理研究,这次不会去跨越所有的省,因为我们已经有基础了,可以不断去做对比。研究这个传统设计语言到底为什么这么讲,当然这次是纵向研究,不同地区的材料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对比特别有意思。关于融化,十年之内都不大可能会完成,这是无边的海域,但是非常有意思。用一个方式去做不同的材料,工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然后是融解。“融”设计展,以五年为周期的设计展,我们每次会邀请二三十个设计师围绕特定内容进行再设计。第一个五年是以五种中国传统手工艺材料(竹、丝、土、铜、纸)为内容,2018年进入第二个五年,以五种中国人对待自然材料的工艺方法为主线,分别是榫卯、染色、铸造、编织、扎结。比如这次在设计互联展出的融·榫卯设计展,就是用榫卯工艺的再创作。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计划,也会耗很多精力。
融·榫卯设计展
驻场设计师计划,邀请10个国家的设计师,在融图书馆待一个月的时间做研究。以后还有驻场艺术家项目,来资助世界各地的艺术家。
“融”设计展和驻场设计师两个项目的区别是,一个是国内的,一个是国外的,一出一进,前者是将中国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作,后者是以融图书馆为核心做研究,然后跑到各地作坊对接传统手工艺人。
Q
“融”是如何设计自己的运营模式?是否会探索实现项目的自我造血?
张雷:
我们是一个“共生”的模式。假如一开始设计运营模式的时候,往自我造血的方向发展,就会变成一个商业公司,因为它必须有KPI,但我们没有。“融”让设计师免费来参观传统手工艺材料,是不能够参与提成的,这是我们一开始就定好的模式,这是在和设计师没有经济往来的前提下要去做的一件事。
举个例子,诺贝尔瓷砖通过创基金定向资助“融”设计图书馆,在未来5年做传统材料色彩和肌理研究,会分享给设计师们,但诺贝尔会率先得到这个研究报告,我们也会帮助到这个企业的设计师,和这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产生关联。我们虽然是被资助的,但是希望能够和资助企业、基金会联合起来,为中国设计一起做出贡献。这就是一个共生的关系,现在这个模式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的理想状态了。
“传统色彩和肌理研究2018”在广州设计周发布
Q
能否介绍一下你们的团队呢?
张雷:
我们团队的创始人有三个人,分别是我,Jovana(塞尔维亚人)、Chris(德国人)。王幸泽,融图书馆的馆长,也和我们一起工作了十年了。团队有许多年轻的设计师,也有村民加入我们。目前一共31人,都生活和工作在杭州余杭区青山村的村子里,同时我们还在这村子建设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团队合影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