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点击选择栏目

2020.04.07

我就是那个串珍珠的人 | 湖北设计师帮扶计划(六)

一家设计企业一旦注册起航,创始设计师的角色就发生了实质改变,在没有职业经理人的情况下承担起舵手大任。创业只是一个抉择的开端,其后筚路蓝缕的初创期,更多的取舍、决策接踵而来。



戴仁毅:创立了一家设计公司,初心以设计为主,施工和材料辅助,业务量慢慢有点跟不上,和自己理想有偏差,梦想和面包如何权衡?


梁景华:我们要把人生铺排好,30岁之前都是学习阶段,这个时期都是交学费,别要求太多回报,多花时间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30岁之后是定型期,高度专注行业本身,渐渐进入黄金时代,在喜欢的事情上有更多的选择权。设计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行业,不单是方案,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文化、艺术的关系,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观察、锻炼。


你现在30岁之前这个阶段要做两件事:


1.学习,不只是看很多书,更是经历很多事情,做小项目、在公司打工、跑工地都是学习。工地乱杂,很让人头痛,但好处在于能帮你把二维转变为三维,从黑白线条转变为实地历练,所以我很鼓励员工跑工地,与施工队沟通,了解图纸和施工的关系,在碰撞、积淀中,结构的处理就会越来越明晰。多接触其它行业空间,店铺、办公室、KTV……打开自己,不拘泥个人想象,所有人都可能是你的客户、合作伙伴。


2.保持专注。把一个项目做好,好过做很多事。即使是小项目,也要做到极致,让它成为你拥有的、必须的、最重要的武器。



戴仁毅:先有好设计还是先有好客户?


梁景华:先有好的基础、好的想法,才会有好客户,才有机会有好设计的出现。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当机会来临时,尊重、专注很重要。


有些客户总是改来改去,因为他们要求很高。每修改一次,你就用专业的态度、技术预测,并告知利弊。沟通得好,能让他信任你;沟通不好,他会牵着你走。因此,与客户沟通是门大学问,与客户相处好才可能有好项目,否则永远没有好项目,甚至沦为一枚棋子。



戴仁毅:和客户沟通后,客户出现乱搭的情况,那我们如何掌控?


梁景华:每次沟通都是一次考验,客户的任何问题,你都要能对答如流,让客户感觉你有能力解决问题。比如墙纸,千万种墙纸为什么单选这一个?你需要用理论、数据、趋势来沟通,沟通是需要长时间学习、锻炼的。


千万不要焦虑于目前情况,很多业主已度过艰难期,回归正常生活,以后的生活会更好。以后的家装定义会不一样,更讲求细节;空间分布也不一样,房间倾向于大一点;更多关注于卫生、健康,风格、装饰方面可能会慢慢减少,拒绝过度浪费。设计师趋向于解决功能性问题,也就是说,以后的设计会以功能、实用、安全为主,这是发展的大方向。



戴仁毅:很多大城市设计和施工分离,这是否是一种趋势?


梁景华:这是肯定的。两者实际是不同专业,设计保证效果,施工是将设计方案落地。有的设计公司很注重概念、美感,偏重于研究效果呈现,这是往设计专业去发展。有些公司设计实力偏弱,设计和施工一起盈利,这是目前很多设计师在做的事。


两种情况并不矛盾,很多小的设计公司如果只做设计可能维持不了生计,设计和施工两者兼顾,这很正常。如果只做设计,必须要有强大的设计团队和力量,如果一开始设计并不突出,可以先将设计与施工结合,等有能力了,再专注设计。





李亮:设计决定了各环节的价值,施工环节可以学习,但提升设计还很困难。硬装和软装如何融合在一起显得高级?


吴滨:作为创始人,你是公司的灵魂,必须要清晰你的企业特性是什么,深度追问自己要什么。比如,我要做一家大型设计公司,实现上市,或者就是要做传世佳作,在设计专业上提出影响行业的观点,两者没有好坏之分,企业定位就是挖掘自己适合做什么。


设计师角色本身也有定位问题。做设计,是做法式、美式、新东方?还是创立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这与你的成长环境、喜好、阅读、经验有关。


刚创业时我也做过施工,因为那时候纯收设计费比较困难,但我坚持一定要收设计费,前期我们是通过好设计拿下施工的。我设计水平的提升,与早年的施工经历有很强的关联。我们能获得业主的好评,是因为项目的完成度很高,对所有节点,各种材料的加工、收口,都非常了解。


设计师如果缺乏了现场经验,不在工地上待若干时间,即使理论观念再好,效果图画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设计师,难以完善的将项目落地。


对于你的公司有较强施工的这个特点,我认为你应该研究怎样把设计与施工更好结合。你有施工部分,就不要把施工仅仅当成一种赚钱手段。如果你高度关注施工质量和设计的再现,就有可能跟别的设计师不一样,你对现场的节点、材料、成本控制、建造周期等各方面就更有经验。


一定要了解自己、团队、企业优势,了解市场需要,多维度判断,才能拿出精准的策略方法。策略一旦定型,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个细节。我在这十年曝光得多些,前十几年都在默默做设计,其实这是一个水到渠成得的结果。如果耐不住前十几年的寂寞,就不能打造强大的专业化体系,后续的包装也是没有内容的。所以,还是要聚焦在实力营造上。



李亮:在一个项目中,各环节如何保持风格统一化,硬装、软装、园林等,您公司在设计上有没有分各种小组?


吴滨:肯定有分,我亲自带的是研发组,我们还分室内组、软装组、私宅部,还有自己的家具工厂,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一定要做这样的分工。


在十年前,所有事情都是我自己做,其他设计师都是我的助理。现在各部门都有负责人,大部分在公司超过10年,他们每个人在各自领域都非常优秀并了解公司的设计语言。所有这些部门是一颗颗珍珠,我就是那个串珍珠的人,靠的是设计理念串起来。


你提出如何把氛围整体塑造出来,这需要你自己长期建立的系统,这个系统里既有设计的手法、思维,又有团队的架构来支撑,每个公司的系统不一样。


回到刚才你的问题,如何能让项目各环节的风格完整呈现,其实这是设计最核心的问题。现在资讯很发达,学个一招半式太容易了,你可以很快从网上找到一张认为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实物图片,问题是,这张图片和项目空间形态是否吻合?所以说,系统很重要。


系统也是分阶段的,不是每个人一开始就能提出一套自己的系统,刚开始可以学习。早年我就一直在学习喜欢的设计师。有个最简单的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5-10位设计师学习,软装、室内、建筑各领域的,如果融会贯通,这5个设计师综合起来就是你未来的样子。


另一种方式是旅行。我喜欢世界各地走,并经常回忆最近去过哪些空间最使我震撼,酒店、画廊、住宅、自然风光……然后将这些空间融合在一起。如果你做酒店,5个让你最震撼的酒店综合起来,就可能是你未来设计的酒店样子,但你必须得落地到位。如果你无法抽取精华,将全是60分的段位组合在一起,结果可能就是一个低于60分的作品。



李亮:这个就是阅历、学习,再丰富、再总结。


吴滨:提升设计有几条路径,一是阅读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二是尽可能多体验喜欢的实体空间;三是将以前在项目中所犯的错,变成你的经验。


我跟同事们说,如果一个项目你自己都不感动,就千万别拿出去,因为你感动得一塌糊涂别人都不一定有感觉。


设计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前十年、二十年不断地思考、累积经验,可能哪一天突然开悟,而不是因为掌握了一个方法而开悟的。



李亮:关于疫情对于装修设计的影响,如何看待?


吴滨:疫情之后消费者会对生活方式重新的定义和思考,大家对安全、健康、生活品质会更在意。如果施工还停留在表面文章“好看”上,未来的竞争力会减弱。


对于设计公司和施工单位来讲,设计给客人带来的创造性价值一定是永恒的主题。价格合理、施工严谨,工艺细节愿意按照设计要求去突破、达成,这样的施工队伍非常非常少。如果你能把你的施工队伍打造成这样,就根本不愁没有生意,这是我的判断。



李亮:您公司体系架构是怎样的?


吴滨:我们大概在十几年前梳理了架构,当时有设计也有施工,我跟其他设计师不同的是,在设计上强调软硬装一体化,我个人又很注重日常生活方式的考究。


基于此,我提炼了一个靶心式的放射状圆形概念,最核心部分是设计,向外扩展到软装陈设和家具,再向外扩展到生活方式。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很清晰,核心锁定为设计,所有事情都跟设计有关联,这就是公司的定位策略。


在中国设计圈里开咖啡馆,我应该是最早的。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浅层次上是借咖啡广交天下朋友,深层次上是把咖啡馆当作一场生活体验的前期实验。现在我们把WS SPACE無·集塑造成了一个生活方式的线下体验空间。这也就诠释了我们的社会目标、价值所在,即以设计为核心,带给更多人生活方式的场景提案。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

相关资讯

创想小课堂丨为孩子们筑起守护心灵的浅谷

2024.07.12

创想实践营丨为孩子们构筑心灵伊甸园

2024.06.18

创想实践营丨回到原点,改变在发生

2024.05.27

创想实践营丨设计融于生活,共筑无碍世界

2024.05.19

共绘深圳文明新篇章,创基金参与探索建设深圳市研学公益平台

2024.05.19

2023年度报告丨设计教育编织公益经纬

2024.04.17

出发!把设计的善意播撒在曲潭村

2024.02.20

助力计划丨翻开《大运河2050》,领略运河文化

2024.01.26

创基金中基透明指数FTI2023获96.89分

2024.01.13

中国设计教育的助力者——创基金入选《中国社会创新蓝皮书(2023)》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