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武实地拍摄的风土人情
初秋,创想实践营来到修武县实地考察了4天,
亲身体验了一番修武魅力。
除了考察和调研改造项目之外,
还和当地干部进行了深入探讨,
和村民聊了聊天,
和孩童打了打趣,
这场乡村美学的试验,
就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展开。

从郑州东站出发,驾车一个多小时,就进入到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区。猛吸了几口清新的空气,在农田间的落日里神游了一番,我们很快就抵达了风景优美、山川各半的目的地——修武县。
修武县通过五年的探索、实践,逐渐找到了破解县域发展关键难题的“金钥匙”,探索出一条美学经济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也建成了一批设计与功能兼备、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美学经济项目。响应乡村振兴的强烈号召,实践营的每一位都为自己能够给修武增添一笔色彩而心潮澎湃。


◮
一定要留下那3棵树!
在修武县美学经济服务中心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传承着红色基因的村庄——大东村。河南省第一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恢复项目由深职院实践组着手,看到经过岁月的洗礼已显残破的墙体,能深深地感受到红色历史留下的庄严与厚重。

旧址现状
大东村河南省第一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西村乡大东村,原为玉皇庙。1938年3月,各界代表在此召开大会,宣告修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这是河南唯一的由中共领导的国共合作县级政权,为筹集军粮、扩征兵员、组建地方抗日武装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修武抗日民主政府解体。因玉皇庙年久失修,需要移地重建。

旧址附近的树

左起:带队老师张航、爱心企业代表张征友、设计师志愿者程秀、美学经济服务中心主任薛海涛及副主任王富国等现场讨论
秀姐、友哥:
“那3棵树要留下,它们是这个地方的精神所在!”
考察期间,创想助力官与师生之间已经变得亲密无间。“秀姐”、“友哥”是学子们给设计师程秀和爱心企业代表英良集团产品设计总监张征友取的昵称,他们组成“创想助力官”,与深职院组带队老师张航带领设计学子们一同进行测量和走访。

师生组在现场测绘
围绕旧址徒步感受和观察了几番之后,实践组的各位都一致认为,旧址的恢复最重要的就是要再现它的高光时刻,保留它延续已久的红色基因,也要在文旅浪潮中凸显特色,让它成为整个村子的精神所在。
随后实践组兵分两路,分头进行测绘及走访工作。

学子测量及绘图
测绘组观察并选择了需要重点测绘的地块,先测量记录用地边缘线的尺寸,再对地块内重要点位进行定点测绘,确定位置尺寸,并且对旧址建筑进行立面测绘。

到抗日家属优秀党员侯成香同志家中采访
走访组为了了解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到抗日家属优秀党员侯成香同志家中,了解1938年抗日英雄的事迹及历程。还到村委集中,对以郑乃谦老先生为代表的同志进行采访,听他们讲述了关于第一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相关内容。
◮ 项目信息

旧址航拍环境
旧址用地地块大致为梯形,占地面积约1804平方米。朝向为南向,西向有陡峭滑坡,东向邻近居民建筑。旧址建筑占地小,残骸比较破败,而且建筑相对村民居住区域来说较为孤立。

学子绘制的旧址立面图、平面图
实践组经过多次讨论,初步碰撞出改造为纪念博物馆的想法:通过协调和组织建筑的美感与历史文化,保留一些当地特色砖瓦石材的同时与设计美感相互碰撞。纪念博物馆的展览性与村民生活相互融合,希望能够变成人民的博物馆,让村民也有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将村民们的生活喜乐与旧址深深地联系在一起。也希望能吸引团体前来参观,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菜市场,是一座城最具烟火味的地方。修武县宁城农贸市场是本期创想实践营的另一个改造对象,重新打造修武人们理想中的菜市场,期待当地居民都能在舒适宜人的菜市场中开展新生活。

实地拍摄的菜市场经营状态
修武县宁城农贸市场修建于2008年,经历了13年的持续经营,伴随着很多街坊长大。经过实践组的初步观察,发现这个存续了十多年的菜市场,周边人口密度很高,对菜市场的需求非常大,并且位于两条主干道不远处,如果不合理安排人流和车流动线,必将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实践组描绘的菜市场周边环境

实践组描绘的菜市场出入口及内部动线
该项目实践组的学子在设计师志愿者沈正全、曾令誉及爱心企业代表东易日盛高级专家设计师李辽的带领下,分为两组进行测绘和调研。几天相处下来,他们之间也变得特别熟悉,“沈工”、“曾工”和“李工”是学子们被他们的专业素养所折服之后给取的别名。

沈工进行测绘指导

学子在指导下进行测量及绘图
沈工负责带领学子们对场地中A区、食品批发区和市场办公室和及部分北街门店等建筑室内外空间进行测绘。

曾工指导实际场地测量及记录

曾工、李工共同指导和探讨
曾工和李工负责指导学子对蔬菜批发区、肉类大棚区、西零区和南街门面房以及部分北街门店等建筑室内外空间进行测绘。

采访摊主
设计学子:
“改造的不止是菜市场,更是改善摊主和居民们的生活方式”。
为了了解菜市场最具体的运营流程,实践组第二天凌晨5点又一次前往菜市场,观察菜市场繁忙时段的人流量、车流量及交通情况。除了和摊主及居民交流了解改造需求之外,还很仔细地将整个菜市场内出现的各类车辆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学子记录了菜市场各类型车辆尺寸
通过调研不同的人群,了解到批发商零售商的售卖空间不足,前来采购的居民也认为入口窄小以及道路空间不合理等等问题亟待改善。如何体现菜市场空间、环境设计的在地性,以更好地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及如何准确定位空间的改造尺度和空间使用者的需求是他们接下来要解决的难题。
◮ 项目信息

菜市场整体状况

菜市场辐射范围

修武县宁城农贸市场辐射36至40公里的修武县城范围,满足80%县城居民的日常所需,有蔬菜批发区、零售区、肉类区及部分门店。

学子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图纸上
实践组初步构思,遵循可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的原则,在确保提升空间环境的基础上,以最大程度降低改造成本的方式,提升菜市场的空间和环境。让摊主的经营更加便利,让居民购物有更舒适的体验。也希望改造后的菜市场成为修武具有在地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空间。

河南省第一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恢复实践组:

深职院实践组学生:何鑫海、谢俊纪、杨慧珊、杨凯 、杨智聪、郑灿彬 、钟明江
我们团队在专业知识方面收获了:城乡建设,城市美学和乡村美学的结合;实地测量、测绘及走访调查的方法;土地结构对于建筑影响;室内材料的引用;颜色材料的取舍;以及城村地方结构上的差异等等。
在沟通方面,我们团队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我们的设计师志愿者领队们除了日常的设计工作外更多的是要与其他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进行有效真诚的沟通,以此来完善丰富我们所考虑不到的方面。
也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基石,如果团队成员没有进行有效的换位思考,项目很难成功。这一次的考察提升了团队内部对于沟通协作方面的重视,将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表达,并且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我们会更加有效地协调不同的意见,更好地完成项目。
修武县宁城农贸市场项目实践组:

深大实践组学生:许宝方、殷子惠、张豪、张越
通过这次修武县宁城农贸市场实地调研,我们从中都得到了非常多的提升,不管是在个人能力上还是在团队沟通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调研能力上,懂得了如何更加全面地分析场地,在方案的完整度和设计师的职业态度上,我们看到了沈工对每一个方案的思考和用心,我们同样也学习到曾工与李工对设计师这份职业的刻苦与努力,我们一定向他们学习,成为正能量的设计师。
其次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们懂得了如何高效地完成团队任务。团队之间不能只聊方案,应该劳逸结合,否则更容易陷入疲累期。
四天的修武之旅过得如此之快,现在回想还意犹未尽,还想和大家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这几天我们有说有笑,虽然起早贪黑,但我们非常享受,非常期待下次相聚,感恩!
写在最后
最后,诚挚感谢修武县政府及各部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各方力量,创想实践营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你们的大力支持。期待创想实践营能够为修武乡村振兴助一份力,为修武的美学经济发展探索出更多元的实现路径。
转载声明:
本站作品版权皆为作品作者所有。
本站内容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辑,如需转载请务必提前通知本站并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内容来源。
本站内容欢迎分享,禁止商业转载。